全国服务热线:

188 2888 8855

当前位置:腾达彩灯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
千年盐都 ︱ 源远流长的“自流井”(一)

2019.07.09
175
0

自贡市是我国历史悠久,规模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基地。据史籍记载,约在东汉时期,古代劳动人民就在这里勘凿井盐矿藏,采卤制盐。自贡因盐设市,城市的发展是同富顺县和荣县的盐业生产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。

 

自贡地区的井盐生产,发端于东汉章帝时期(76-88)。到晋代时初具规模,唐宋时闻名全川,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,清代雍正、乾隆时期,成为全川五大盐场之一。咸丰、同治年间盐场趋于鼎盛,成为四川盐业的中心并被称为“盐都”。当时年产盐近20万吨,销售川、滇、黔、湘、鄂等省百余州、县,供全国1/10的人口食用。

 

东汉章帝时,崔骃在其所著《博徒论》中,便写到了“江阳之盐”。经察考,当时的江阳县治所在今泸州市,领有沱江下游的广大地区,后设置的富世县(今富顺县)和公井县(今贡井区),均为该县的一部分。西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,江阳县西北部沱江两岸(今富顺县城关一带)居住的僚人发现了浅源盐井,为富世盐井的开发和富世县的设置做出了历史性贡献。  

   

西晋时(265-317)有了著名的富世盐井,人称“玉女泉”。据考证,井址在今富顺县城关镇。南北朝时,该井改为“富世盐井”,“以其出盐最多,商旅辐凑,百姓保其富饶故名”。与此同时,在今贡井地区又开凿了著名的大公,井盐生产逐渐具规模。

 

北周统一四川地区后,由于军需、民食和税赋需要,划出江阳县西北部,以富世盐井为中心,东西约45公里,南北约50公里的地区,设置络原郡,在郡下以井命名设富世县,郡与县治所均在今富顺县城关镇。又因大公井而设公井镇(今贡井区),唐武德元年(618),公井镇更升为公井县而置荣州。据传,大公址在今贡井区东岳庙处。

 

可见,在唐以前,富世盐井和大公井在四川已很著名,以致因盐设镇设县而载入史册。唐宋时期,两县地城沿革,或为县,或为监,或为州,代有变化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,因避太宗(李世民)讳,改富世县为富义县,富世盐井也改名为富义盐井。该井“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,剑南盐井唯此最大”,按唐制折算,年产盐量已达千吨。

 

宋太祖乾德四年(966),因富义县为重要产盐经济区,升县为监。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,因避太宗(赵国义)讳,改富义监为富顺监(富顺名称即由此始)属潼川路。元代升监为州,明洪武四年(1371),降州为县。

 

宋英宗治平四年(1007)将荣州当时的州治旭川县更名为荣德县,宋神宗熙宁四年(1071)降公井县为公井镇,入荣县。宋光宗绍熙元年(1190),荣州升为绍煕府。元末复为荣州改荣德县为荣怀县。明太祖洪武九年(1376)废荣州,改荣怀为荣县,隶属嘉定州。荣县之名自此始,至今未变。

 

现自流井地区为唐公井县所辖。赵煕撰《荣县志?疆域:“唐之荣州治公井,而咨官属嘉州”,“自汉至宋,公井或置州、置县、置镇,自流井皆在郊域之内”。

 

北宋庆历、皇祐年间(1041-1053),中国井盐生产技术实现了从人力挖掘井到机械凿井的重要转变。四川地区出现了以冲击式钻法凿成的“卓筒井”,自贡地区是“卓筒井”的发祥地之一。“卓筒井”使用神击式顿钻法,井深凿至数十丈,从此盐井开凿从大口浅井推进到小口深井阶段,“卓筒井”遂成为现代盐井、气井、油井的形。

 

据李约瑟所著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》考证,这一深井钻凿法,于11世纪传入西欧。以“筒井”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深井钻凿技术,不仅开创了人类机械钻井的先河,是钻井技术的重大突破,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世界钻井技术的发展,是继“四大发明”之后,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文明和世界科技进步的又一卓越贡献。“卓筒井”的问世,促进了自贡地区井盐生产力的发展,荣溪(今釜溪河)两岸开凿了不少盐井,砌筑了不少井灶,当时有盐井71口,年产盐近万吨。

 

宋人王象之在其所著《舆地纪胜》中写道:“地多咸鹾,故饶沃润过于他郡。掘地汲泉,源遂涌;熬波出素,邦赋弥祟;人以是聚,国以是富。”南宋淳煕二年(1174),赴荣州“摄理州事”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,曾慨叹这里的盐井“真海眼也”,写下了“长筒汲井熬雪霜,辘轳咿哑官道旁”的诗句,描写当时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。

 

由于自贡盐产量大,宋代专门设置了富顺监、县监,进行管理和课税。这时,盐税已成为封建王朝的重要收入。在宋代,自贡地区的井盐生产工艺虽然已进入先进行列,但当时的盐业生产,主要还是农民兼盐业生产者的经营方式。这些半农、半工的盐业生产者,多数是这一时期迁入的汉族,退居深山老林的“僚人”,仍然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活,大多数不能享受盐业之利。

 

南宋后期,蒙古奴隶主发动了对四川的军事征服战争,双方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奴役与反奴役斗争。经过此役后,汉人已所剩不多,自贡地区盐业生产几乎完全停顿。到元世祖至元年间(1277-1294),自贡盐业生产开始恢复。湖北襄阳、汉口等地汉族流民先后迁至富顺、荣县一带,聚集而居,开凿盐井。为了榨取盐利,政府撤销元初所改富顺“安抚使司”名,更名富顺州,由蒙古人、色目人任知州专掌盐税,由于征课太重,盐场井灶到元末多已停废。

 

明初,太祖朱元璋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,盐业有所恢复,但也未达宋时旧观。为管理两县产盐区的盐务,分别在富顺县和公井镇置盐课司。随着盐卤资源的不断开发,明初还大量产盐的富义井,到嘉靖时期(152-1567),终因淡水渗溢而逐渐废弃。据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引《富顺志》说“富义井在县西一里,近年为淡水渗溢,灶丁淘远近旧井赔课,而此井遂废。”因而富顺以富义等井为代表的产盐区逐渐转移到县西北的荣溪水滨,为新开自流等井所代替。

 

以自流井为代表的一批盐井群的形成,揭开了自贡地区乃至四川井盐发展史上新的一页。以后,以井盐生产区为中心逐渐形成了若干生活区,为“自流井”一自贡地区城市的兴起和城市格局的框架奠定了基础。明末时已有卤、火井380口,年产原盐2万余吨。“自流井”之名,遂扬遐迩。

 

进入清初,自贡盐业从明末战乱后开始复苏。为了鼓励井盐生产,康熙年间(1662-1721)采取了“任民自由开凿”的政策。国家就井处征课,就盐税,从此井遂为私产。这在当时对井盐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。同时,明末清初战乱之后,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开发自流井盐场的廉价劳动力。加之外地资本的输入,商品市场的扩大,凿井技术的提高和天然气的进一步开和利用,自贡盐业迅速复到明代水平,呈一派兴盛景象。

 

当时自贡盐业已成为内地最大的工场手工业,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。到雍正八年(1730),清政府在自流井设富顺分县,在贡井设荣县分县设县丞分驻,专门掌管盐务,这时,富荣盐场便已形成。由于引课税重(当时,整个富顺县一年田税银1.42万余两,而一年除井灶课税外,榷征的引课税即达3.46万余两),发展仍然不快。到乾隆四十年(1775)再次进行调整,由川盐茶道规定“永不加课”,于是“井灶大兴”。从此,自贡盐业生产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。

0

点赞!